一樹筆記
如果問台灣人
你是漳州來的泉州來的,
可能會回答,我知不知道,我講台語。
漳泉鬥爭
講不同話的人打起來,
金門人講,同安縣口音。
錦江,菲律賓
講潮州話的潮州人,已經幾乎被同化
台語優勢腔:漳泉為主
傳教士來台灣的時候,記錄語言用羅馬字。
他們聽到什麼就紀錄什麼,所以那個時候已經有台語優勢腔。
日本政府來到之後,沒有分類械鬥的紀錄。
日治時代的客家人,日常生活中用台語。
台灣比較特別的地方口音:
海口腔,句末加「ta」
永靖腔,彰化的一個地區講的
台語有文言音和白話音。
一個字最少有兩個音,還有變音。
世界母語日
2月21日,聯合國1999年提出,從2000年起每年的 2月21日 為「世界母語日」。
目標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性,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。
孟加拉語
加泰隆尼亞語
筆記 : 周建豐
荷蘭第一次來台灣時,就在台南。
當時那邊的原住民有西拉雅族,西拉雅語為該地區的當地語言。
荷蘭認為整個島上的居民都是西拉雅族,所以稱它為Formosa島。
在古代,來台的人仍然使用並保持著自己的語言,
例如 : 福建人講福建話,潮州人講潮州話,客家人講客家話,廣東人講廣東話。
臺語以前分為2大口音,漳州口音和泉州口音。
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同樣的,所以分成兩類。 歷史說這是戰爭造成的。
但此時,如果你問台灣人,
你是用漳州還是泉州,也許回答是 “我不知道,我是用台灣話”。
日治時期的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台灣話。
福佬 、Hoklo 、Holo 、 台灣閩南是各種閩南語。
福老客原為客家,但被福老人傳入。
台語語言特點:
1. 到目前為止,每個台語文字都有兩種讀音。
2. 臺語有8個聲調,目前常用的只有7個。
3. 有聲調變化,單個字與其他字組合聲調會發生變化
臺語歷史悠久,但年輕人對臺語的興趣卻很低。
我在台灣遇到過一些年輕人,他們說台灣年輕人真的不喜歡歷史。
一個語言,越多人使用它,它就越發展。
以日語(亞洲強國)和印尼語 (世界上第4名最多人民的國家)為例子,這兩個國家的語言還不強,
如果你去一個國家、地區,這些語言可能會被當地人知道但很可能沒有掌握人口。
聯合國於1999年提出,自2000年以來每年的2月21日為“世界母語日”。目的是讓世界了解保護語言和促進母語運動的重要性。
一樹
小論文
華語文語言政策研究小論文1_一樹.pdf
梁嘉恒
小論文
語言政策小論文01-嘉恒.pdf
張蕎麟
小論文
小論文一-張蕎麟-交.pdf
周建豐
小論文 (一)
印尼的中文的職能與地位-小論文(一).pdf
謝喜如
小論文 (一)
臺灣原住民語言復振政策探討 小論文一 謝喜如.pdf
• 華語文語言政策研究-1017蕎麟筆記彙整
• 04-新加坡汶萊/台灣原住民 1017
•
• 閩南語的口音
• 金門人講同安縣口音,最後同化消失。
• 菲律賓的主流是晉江口音。
• 東南亞的潮州話,潮州話跟福建話是不同的。
• 潮州人(講潮州話) 。
• 講潮州話的潮州人,紀錄上有存在的是容易被同化的人。和閩南語的口音相對來講是接近的。
• 順德話、南海話、香山話……,最後廣府話(省城話、廣東話)變成是強勢的語言,導致其他地方變成鄉下地方。
• 台灣的語言
• 在古代來台的人仍然使用並保持著自己的語言,
• 例如 : 福建人講福建話,潮州人講潮州話,客家人講客家話,廣東人講廣東話。
• 荷蘭第一次來台灣時,就在台南。
• 當時那邊的原住民有西拉雅族,西拉雅語為該地區的當地語言。荷蘭認為整個島上的居民都是西拉雅族,所以稱它為Formosa島。
• 台灣話
• 臺語以前分為2大口音,漳州口音和泉州口音。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同樣的,所以分成兩類。
• 歷史認為這是戰爭造成的,漳州和泉州,分類械鬥/漳泉械鬥。講不同話的人打起來。但如果問台灣人,你是漳州來的泉州來的?可能會得到“我知不知道,我是用台灣話(講台語)”的回答。
• 分類械鬥是指自我認知不同族群間的武裝衝突。「分類」的意思除了意指這種以武力為主的衝突有著自我與敵人「分門別類」的特殊性,往往是當地各族群分佈狀況的原因。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zh-tw/%E5%88%86%E9%A1%9E%E6%A2%B0%E9%AC%A5
• 台灣閩南是各種閩南語
• 日治時期的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(日常溝通)使用台灣話(閩南語)。
• 日本人對客家人的了解是有限的,日治時代的客家人,因為客家人是可以使用閩南語,日常生活中用台語,
• 目前的客家大佬以台灣人自居,在當時沒有以客家人的角色自居,是現在才開始。
• 福佬、Hoklo、Holo。福佬客原為客家,但被福佬人傳入。
• 福佬客(潮州人說的,河洛帶有中原色彩,又來又改成鶴老holo,原本是客家人後來被同化)https://cloud.hakka.gov.tw/details?p=12010
• 台語
• 台語優勢腔
• 離開原鄉,互相溝通後,差異減少到最後產生混同現象,稱為台語優勢腔,以漳泉為主。
• 傳教士
• 傳教士,基本上是有不同的教派,後來統一在一個教派(由基督教自己決議),後來加拿大長老教會的教區,時間是在日本人到台灣之前。
• 來台灣的時候,記錄語言用羅馬字。台語羅馬制是沒有分漳州音或泉州音,因為是紀錄聽到的語言,聽到什麼就紀錄什麼。展現當時已出現台語優勢腔,後來被歸結到地方上的差異。
• 日本政府
• 文化是從兩的方向出現,1.學習新知識,2.對抗中產生團結意識,日本人對台語的發展,是具備一定的影響。
• 是由於異族(日本人)的出現,使台灣和日本開始產生對抗,台灣從較鬆散的關係轉變成為團結抵外。
• 來到之後,沒有分類械鬥的紀錄。
• 台灣比較特別的地方口音
• 海口腔,句末加「ta」
• 宜蘭腔(有鼻音家拖尾音)
• 很好吃=近後甲。回去=頓企,因為1796年吳沙帶來一些人(漳州口音)。
• 老師上課分享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mkEeI9v9ZE,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7BdHkF1Mr8g
• 台中腔、鹿港腔
• 台中腔
•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g01kH4TYHQ , https://news.tvbs.com.tw/life/1185761
• 鹿港腔(海口音-泉州腔)
•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ze2B1ctBbA
• 陳雷的人生短短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80%9A%E6%AB%83%E4%BB%94%E6%98%AF%E5%95%A5-%E6%B5%B7%E5%8F%A3%E8%85%94%E7%89%B9%E6%AE%8A%E7%99%BC%E9%9F%B3%E9%97%9C%E9%8D%B5%E5%9C%A8%E9%80%99-094021963.html
•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72eFnoq3gE
• https://twblg.dict.edu.tw/holodict_new/result_detail.jsp?n_no=6182&curpage=0&sample=%E6%B5%B7%E5%8F%A3%E8%85%94&radiobutton=0&querytarget=0&limit=1&pagenum=0&rowcount=0
• 彰化的永靖腔
•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7vqKjWem5wE ,https://town.chcg.gov.tw/yungchin/07other/main.aspx?main_id=24046
• 台語特色
• 文白並用,有文言音和白話音。
• 同一個字會有文讀的讀音和白話的讀音,同時併用
• 如:台東(當)和屏東(東)
• 如:119(jijigao/yiyiju)電話號碼用文讀
• 到目前為止,每個台語文字都有兩種讀音,一個字最少有兩個音。
• 和國語的邏輯不同
• 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zh-tw/%E8%87%BA%E7%81%A3%E9%96%A9%E5%8D%97%E8%AA%9E%E5%B8%B8%E8%A6%8B%E6%96%87%E7%99%BD%E7%95%B0%E8%AE%80
• 台語特色
• 變音原則,台語有八個音(聲調),目前常用只有七個
• 二音跟六音目前已經分不出來
• 台語 8聲調 口訣練習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_BVabMdiSk
• 國語有四個音(不含輕聲)
• 有聲調變化,講話的時候需要變音,即單個字與其他字組合聲調會發生變化
• 台語變調
https://www.google.com/search?q=%E5%8F%B0%E8%AA%9E+%E8%AE%8A%E8%AA%BF&newwindow=1&rlz=1C5CHFA_enTW1010TW1010&sxsrf=ALiCzsYMOMQxCyR3gBsez4kCMu_1F8t3yQ%3A1665974201993&ei=ub9MY8KYPL3S2roP1Mq5kA0&ved=0ahUKEwiC2Y7Eneb6AhU9qVYBHVRlDtIQ4dUDCA8&uact=5&oq=%E5%8F%B0%E8%AA%9E+%E8%AE%8A%E8%AA%BF&gs_lcp=Cgdnd3Mtd2l6EAMyBQgAEIAEMgUIABCABDoKCAAQRxDWBBCwAzoECCMQJzoECAAQHjoGCAAQHhAPOggIABCxAxCDAToFCAAQsQM6BggAEAgQHjoFCAAQogQ6BQghEKABSgQITRgBSgQIQRgASgQIRhgAULwEWJQYYNsaaAlwAXgAgAGhAYgB-AySAQM3LjmYAQCgAQHIAQrAAQE&sclient=gws-wiz
• 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zh-tw/%E9%96%A9%E5%8D%97%E8%AA%9E%E9%80%A3%E8%AE%80%E8%AE%8A%E8%AA%BF
• (老師提供)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uDtl4EAELM
• https://mhi.moe.edu.tw/faqList.jsp?ID=0&ID2=16
• 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zh-tw/%E9%96%A9%E5%8D%97%E8%AA%9E%E9%80%A3%E8%AE%80%E8%AE%8A%E8%AA%BF
• 台語俗字,怎麼寫
• 從以前到現在台灣換過四個政權,這四個政權沒有做過統一的政策,只從民間使用,所以沒有標準化,很受地方環境的發展所限制(KTV),台語從文字方面是沒有辦法寫出來的,但就借俗字,來寫出,可參考公視台語台的影片、台語節目逐工一句,觀察字幕(漂亮=水(俗字)、媠(duo)有些是參考使用古書閔音詞彙,但有些是自創,所以可以)。
• https://twblg.dict.edu.tw/holodict_new/compile1_3_9_2.jsp
• 臺語歷史悠久,但年輕人對臺語的興趣卻很低。我在台灣遇到過一些年輕人,他們說台灣年輕人真的不喜歡歷史。
• 老師的補充 請自己觀看 另提供附件
• 台灣運動史
• 1870年左右,教會把台語當文字系統化整理
• 世界母語日
• 台灣
• 孟加拉語
• 台語運動
• 台語運動的發展史,最早發展,但最晚獲得機會。從社會語言學的解度稱為標準化的過程,台語還沒有得到政權協助正式的支持,組織的協助,廣東話比台語更早開始,有通俗文化可以慢慢把廣東話都列出來。
• 國語辭典,國語通行委員會。與北京慢慢拉開出區別。(牛仔ㄗˇ/ㄗㄞˇ褲),學童教育,成長後自然就標準化了。
• 補充https://ai.glossika.com/zh-tw/blog/a-glimpse-of-taiwanese-hokkien ,http://www.dang.idv.tw/2003summer/20030813tai.htm
• 世界母語日
• 2月21日
• 聯合國於1999年提出,從2000年起每年的 2月21日 為「世界母語日」。
• 目的是讓世界了解保護語言和促進母語運動的重要性。
• 目標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性,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。
• 世界母語日,相關語言:
• 孟加拉語
• 加泰隆尼亞語
• 世界母語日2/21,各界的迴響和由來
• 印度建國運動
• 以色列的復國運動
• 印巴分離運動,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zh-tw/%E5%8D%B0%E5%B7%B4%E5%88%86%E6%B2%BB
• 因信仰的關係而導致,巴基斯坦運動。最後分出東巴跟西巴。
• 伊斯蘭信仰認為阿拉伯語是神聖的語言,宗教象徵意義最高是阿拉伯語。
• https://zhtw.eferrit.com/%E9%98%BF%E6%8B%89%E4%BC%AF%E8%AA%9E%E5%9C%A8%E4%BC%8A%E6%96%AF%E8%98%AD%E6%95%99%E4%B8%AD%E7%9A%84%E9%87%8D%E8%A6%81%E6%80%A7/
• 語言運動
• 歐洲,加泰隆尼亞雅語,(除西班牙境內外,也有其他地區使用)
• 只有20%幾人講,但有60%幾的人會(經濟實力強,因為在西班牙較富庶的地方)
•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5%8A%A0%E6%B3%B0%E7%BD%97%E5%B0%BC%E4%BA%9A%E8%AF%AD
• 若世界上只剩四種語言,
• 日語不會是四個語言之一,因為日語的人口取代性高,歷史上沒有這樣的移民力量,且中文替代掉;
• 印尼即使是世界上前四大人口,但語言的被替代性高,可能會被英語替代掉,中文人口眾多,英語因為歷史關係,世界上移民關係,所以替代性低,
• 阿拉伯語在宗教上有崇高地位,替代性低;
• 西班牙語在世界上作為國家語言的數量高(23國家),美國選舉要會一點西班牙語,爭取拉丁裔的選票
• 夏威夷
• 是世界上種族通婚率最高的,夏威夷語使用很低。
• 夏威夷語會話手冊
• https://zh.wikivoyage.org/zh-tw/%E5%A4%8F%E5%A8%81%E5%A4%B7%E8%AF%AD%E4%BC%9A%E8%AF%9D%E6%89%8B%E5%86%8C
• 印尼的華語運動,要考慮歷史的打壓,華語禁令。
• 語言地位
• 一個語言,越多人使用它,它就越發展。
• 以日語(亞洲強國)和印尼語 (世界上第4名最多人民的國家)為例子,這兩個國家的語言還不強,
• 如果你去一個國家、地區,這些語言可能會被當地人知道,但很可能沒有掌握人口。
• Q1:從明年開始,台灣每個學校都會有外籍老師。那麼台灣現時的外語政策,這樣做是對的嗎?
• 學校的外籍老師,師資資格
• 制度
• 在泰國的中華國際學校,
1. 老師的例子,教數學或歷史,有兩位老師,外籍和本地兩個都教數學,課程設計要排班,一三五用英文教,二四六用中文教。同一份教材同一份單元,喜如遇到的情況是中英師的交流溝通問題,老師說與。
2. 同學期、同年級、多語的樣貌比較容易討論。(雙語國家政策、)
• 資源
• 資源
• 香港例子最好,兩種老師有兩種老師的長處。嘉恆以香港高中為例的分享最好,英文學習的體系,每個地方有兩種老師搭配,比較容易達到想要的效果。但在台灣的話需要完全改變。課程由兩個不同背景的老師,比較像幼稚園中師和外師的有機搭配。
• Q2:民族國家的建立,同化政策是必要的嗎?政策要怎麼做?
• 必要
• 同化政策是殖民主義中關於殖民地統治方針的一種理論,該理論相信精神、文化甚至人種可互相同化。
1. 內地延長主義這項法國型態的殖民政策則為漸進的同化政策,該主義在於先讓法規、制度上與殖民母國達到一致,以進一步達到精神及文化方面的同化。
• 直接剝奪他們的文化,強迫性融入。
• 溝通、統治最直接的方式,對國家發展是有用的。
• 政策怎麼做?
• 文化風情的保留,但語言意識還是以管理國家為主。
• 是否禁令反而造成反抗?
• 老師的反例
• 港英時期的香港,是否有採取同化政策?無;香港可用粵語溝通,沒有英國人的身份認同。
• 美國沒有同化政策。但仍是很強勢性的。
• 法國有。
1017-課堂彙整筆記.pdf 台語運動史-老師補充.pdf 世界母語日-老師補充.pdf
Comments (0)
You don'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.